顯示具有 2010政大之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0政大之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政大之夜”晚宴‧吳思華:海外僑生千人‧政大漸轉型“國際性”大學

星洲日報‧2010.09.26
 
政大校長吳思華(左四)在理事及嘉賓陪同下一起切週年紀念蛋糕。前排右起為羅由中伉儷、徐忍川、劉文興;左起為姚迪剛及楊與齡伉儷。(圖:星洲日報)

星洲日報首席執行員許春(左二)出席政大之夜,與嘉賓交流。右起為政大校長吳思華、台灣政大校友會台北總會總幹事陳庚金及大馬留台政大校友會顧問拿督張公賢。(圖:星洲日報)

(吉隆坡25日訊)台灣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說,政治大學目前擁有1萬600千名學生,海外僑生有1千名,逐漸轉型為一個“國際性”大學。

他說,政大擁有720名師資和研究員,尤其是近4年增加了170名師資,加強教學工作。

吳思華出席馬來西亞留台政大校友會舉行37週年“政大之夜”晚宴上致詞時,這樣表示。

他說,該大學成功申請擴大校區後,有助未來的規劃和發展,而且正在和捷運局洽談,爭取設立“政大站”,以便利交通和聯繫。

羅由中:政大是重要校區

此外,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羅由中說,政大已成為台灣值得一遊的重要校區。

他說,同學都牢牢記得校訓給予的教誨,團結一致。

羅由中也是政大校友,他吁請海內外同學秉持政大精神,共同完成未來更多的發展任務。

徐忍川:目前106人 政大大馬生大減

大馬留台政大校友會會長徐忍川說,目前在政大的大馬僑生有106人,比早期300人高峰期,有明顯下降。

他希望政大能積極招收大馬學生,這也關係到大馬校友會未來是否能持續發展。

他表示已向校長傳達這個心願,並會展開更積極的宣教工作,鼓勵大馬學生選讀政大。

姚迪剛:留台生返馬貢獻大

留台聯總會長姚迪剛說,留台生在台灣受教育,接受人文薰陶,返馬後都積極參與社會工作,關心國家發展。

他說,參與社會工作必須以團體利益為重,放下個人得失,這樣才能持續奉獻。

出席嘉賓有台灣政大校友會台北總會總幹事陳庚金、副總幹事莊成炎、台灣司法院法官楊與齡、大馬留台政大校友會顧問拿汀巴杜卡周美芬、拿督張公賢、謝有材;星洲媒體集團執行董事兼星洲日報首席執行員許春也到會祝賀。

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2010年政大之夜籌委會主席 魏仕洪學長致謝詞

『親愛精誠』,是我們母校國立政治大學的校訓,『親愛』是要能『相親相愛』,『精』是『精益求精』,『誠』是『誠心誠意』。

各位貴賓、來賓、校友:

政大之夜的核心價值就是源自我們母校的校訓,親愛精誠,而全體校友也都是在親愛精誠的精神下,為母校,為校友會無私的付出,學弟自2004年返馬到吉隆坡工作,接觸到許多優秀的學長,看到他們獻身服務校友的精神,讓學弟我感佩萬分,也就是在這樣的精神感召之下,學弟我願意投入到校友會,希望能盡力的為校友服務,

當今年四月接下會長和理事會的委託,籌辦2010年政大之夜時,學弟真的是誠惶誠恐,就怕有負校友們的期待,但也深感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真的很感謝全體籌備委員的鼎力相助,以及校友和各界好友的慷慨支持,更要感謝會長副會長在這段時期的包容和奔走,讓晚會順利舉行和獲得如此豐碩的成果。

在今天的晚會,我們推介了2010年馬來西亞政大校友會會員通訊錄,在學弟我的心目中,有另一番的體會,因為這本通訊錄除了刊載了全體會員的聯絡資料,其實更包含了當年創會的學長們,草創校友會的艱難,以及歷屆會長理事的努力耕耘,慢慢的累積到了今天800名會員的成果,一本會員通訊錄的製作成本或許不算高,但是所蘊含的情感價值卻不是用金錢所能取代的,在此,我要呼籲還未加入校友會的校友們,趕快的回家,我們熱情的期待你的加入。

母校吳思華校長和徐聯恩主秘,台北校友總會陳庚金總幹事和學長學姐,萬分感謝你們遠道而來的參與,還有各位貴賓、朋友、校友,感謝各位的出席與支持,還有這段期間一同努力的工作夥伴,學弟我在此要表達最深的謝意,因為你們的參與,讓2010年的政大之夜綻放出最美麗的風采。

祝福大家闔府平安喜樂。

謝謝!

馬來西亞留台政大校友會 會長徐忍川 致詞全文

中華民國駐馬來西亞代表 羅由中閣下賢伉儷、母校 吳思華校長、徐聯恩主任秘書、政大校友會台北總會 陳庚金總幹事、莊成炎副總幹事、台北校友團榮譽團長 楊與齡大法官賢伉儷、馬來西亞留台聯總 姚迪剛會長、星洲日報首席執行員 許春先生、各位顧問、各位友會會長、代表、各位理事、媒體朋友、各位關心、支持政大校友會的好朋友,大家好。

前兩天是中秋節,是月圓人團員的佳節,今天則是校友會的大團圓,先代表校友會熱烈歡迎大家的出席,也先向大家致以最高的敬意與謝意。

今晚的聚會,令我們感到無限興奮,羅由中閣下賢伉儷、母校吳思華校長、徐聯恩主任秘書、台北總會陳庚金總幹事、莊成炎副總幹事、台北校友團27人及另外7人、來自東馬沙巴、北馬、南馬及中馬地區的校友們在此相聚。這份情誼,由衷感謝。尤其是校長、主秘今天抵達、明天又匆匆必須趕回台北,令我們深深感動,讓我們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大家的熱烈支持,讓我們倍感榮幸與壓力,榮幸是我們感謝校長及各位對我們的肯定,壓力則是我們不能辜負大家對我們的期許。我們會盡心盡力為校友服務,也必會履行公民契約,善盡社會責任,發揚政大精神。

今天晚上,大家充分彰顯了政大校訓《親愛精誠》的精神、發揮校歌內容的信念,我們也堅信只要大家繼續以團結、和諧、遠見、互重的理念共同推展會務,必讓全體政大人引以為榮及受到社會的嘉許。我們會以謙虛的心,隨時接受各位的諫言、以匡正未逮之處。

各位,政大校友會成立至今37年,漫漫長路,歷任會長及理事們的用心及默默耕耘的付出,我們不敢有所遺忘、更是點滴在心、無限感激。我們也意識到,只有大家同心協力,不分彼此的努力經營,才能讓校友會得以長久延續。

校友會未來兩年,我們將延伸過去未完成的任務,規劃加強校友聯繫,與各地校友聯誼互換意見,並透過e世代工具,致力充分應用部落格、面子書的功能,搭建更頻密的溝通平台與管道。今天,提供大家一個敘舊緬懷母校時光的機會;我們已與母校積極聯繫,規劃《充電磁場》希望能提供政大人及社會大眾自我充實的機會;此外,與校友會台北總會取得更多互動,增進彼此的交流;當然,與我們關係密切的留台聯總,合作管道將更為頻繁;就社會責任而言,我們有必要履行公民契約,以實踐校歌內所詞《我們是管理眾人之事的人》的任務,將政大的人文、社會科學特質發揚光大。

待會我們頒發會員子女獎勵金,共有60人受惠,所發出金額高達8000多令吉,希望鼓勵孩子們努力向學,這也是校友會略盡棉力的例行會務。此外,期待許久的會員通訊錄,今天終於出爐,這本通訊錄,讓校友會注入新血輪,感謝大家的支持,也感謝為通訊錄付出許多努力的學長,謝謝您們。

今天,我們能夠順利在此舉辦聚會,我要代表校友會感謝許多熱心支持我們的台商朋友、留台聯總的好伙伴、各地學長、同學及商家,不論是出錢或贊助獎項,都讓我們今晚的聚會增添許多歡樂與意義。謝謝您們。若有安排不盡善之處,還請大家多多包涵與見諒。

最後,感謝還是感謝。由衷盼望未來能獲得大家通力合作,為政大校友會再闖高峰,祝福各位身體健康、事事如意。謝謝。

祝福大家:平安、快樂